独家采访|太阳帆创投合伙人陈海滨
发布时间 2023-07-31 13:22:41 727次浏览 行情数据 人物 商业地产 楼宇经济 办公选址

随着OpenAI的ChatGPT掀起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热潮,2023年成为科技投资的关键年份。

由知名投资人孔维毅和陈海滨于2020年创立的太阳帆创投,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项目也跑出了不错的成绩——所投项目覆盖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生命科学领域,均由科学家领衔,科技水平超前,市场份额领先。

 

太阳帆创投合伙人陈海滨在成为投资人之前有十多年创业经验,取得过成功、也经历过困境,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投资逻辑。

 

他认为全球范围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的红利已接近周期末,从大国竞争和产业升级角度来看,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成为底层逻辑,太阳帆创投希望亲历这个历史性拐点。

 

“科技投资的逻辑在于发现拐点,我们致力于找到关键领域的稀缺性关键技术和规模化落地场景,投资极具稳定性和爆发潜力的科学家创业者。”他在魔方精密、智天新航等多个项目中成功实践了这一投资理念。

(太阳帆创投合伙人陈海滨)

 

作为长期主义者,陈海滨经历了中国2015年以来完整的经济和投资周期,重塑了他对自我、对投资、对世界的认知。

 

近两年,他更关注基础学科和人类历史,面对广袤的宇宙,用高密度的信息和严密的思维结构来寻找本质。他认为,成为投资人源于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与他的价值观相得益彰。

 

“从宏观角度,我对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充满信心,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促进生产力的大爆发。”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颠覆人类固有的认知、秩序和关系,但也将带来新一轮的产业周期。太阳帆创投将顺应科技创新趋势,与科学家、创业者同行。

 

以下为精彩分享:

人生经历

——创新创业长跑者,周期历练“手感”

问:作为秉承长期主义的连续创业者、投资人,您的人生经历有什么阶段性的划分?
陈海滨:我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业。第一阶段,没拿投资,公司也做到了一定规模。2007年看《赢在中国》,我就特别想拿主流投资创业,做成上市公司。

第二阶段,2013年开始拿主流投资,当时心心念念想成为投资人。因为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特别想知道世界的本质、真相。投资人生态位高,能接触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当你特别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对信息和机会的接纳度会非常高。

 

所以,2015年创业黑马的牛文文让我为黑马基金募资时,我认为是新的人生机会,和很多企业家建立了联系。

第三阶段,在和企业家、投资人建立关系,深入互动后,我深入到基金运行过程,完成了投资启蒙,完整经历了2015年之后这一轮经济和投资周期。这个阶段对我和孔总2020年合作创办太阳帆创投至关重要,因为积累了经验,有了手感,而手感,来源于对你对它(创业这件事)的直接体验感。

问:亲历周期对您有哪些意义?如何面对宏大世界?

 

陈海滨:这个周期完成特别重要。

 

第一,2015年经济火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18年,进入下行结果交付期,要完成周期,必须经历低谷。第二,一个创业者从早期到成长,从3000万估值、5000万估值,到10亿估值,对不同时期的成长路径会有深刻体会。创业维艰,完成经历很重要。第三,我自己创业,也完成了完整的心理认知过程,包括对钱、对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对所有关系以及自我价值的认知。

 

实际经历之后,我发现投资人门槛非常高,要不断系统升级知识和认知维度。这两年我才真正放松下来,随着信息密度足够高,结构框架都出来了,能够高度抽象,这时再重新学习基础学科,才发现对由信息和能量构成的世界底层规律的认知完全不一样了,回头再看投资这件事,意义也完全不一样了。

 

期和方法论

——抓住科技投资的历史性“拐点” 

问:中国宏观经济和竞争发生了变化,您对2023年的投资方向有何展望?

 

陈海滨:上一个周期更多是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底层技术跟各行业结合,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对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要求和现在不同。

 

到现阶段,首先,中国发展需要跨越一个阶段,西方、拉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后人们消费需求提升了,但技术迭代、产业升级缓慢,出现了“中产阶级陷阱”,中国要跨越这个阶段,产业结构要升级。

 

第二,我们加入WTO时,美国将中国定义为食草动物,美国为食肉动物,经过几十年发展,美国认为两国竞争是生存环境、生存资源的竞争,是零和博弈,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化了,在产业升级和封锁之间,必须以科技创业补足短板和竞争差距,国家资源也在向大国竞争力倾斜,大环境进入科技创业阶段。

 

第三,从经济周期来看,科技大树的树叶是消费,树干是制造业,树根是硬科技,底层建立越牢固,树越能蓬勃向上发芽成长。

 

之前,我们的工业叠加互联网红利,催生了消费创业环境,到新一轮周期,亟需新的技术革命和科技创业。

科技创业门槛很高,需要多年积累和巨大投入,投资人也需要技术积累和技术认知。孔总和我2018年从互联网转到硬科技赛道,深入接触科技领域,所以我们合作太阳帆创投,比别人往前多走了一步,有了一定积累和思考。

 

问:您的科技投资的关键方法论是什么?

 

陈海滨:我们认为科技投资的核心关键词是“拐点”。

 

天使投资是发现行业变化和趋势,聚焦最重要的赛道和方向,将最稀缺的资源投给最牛的人。天使投资周期长、有风险,需要对时间容忍,对项目有耐心。天使投资说到底是“赌人”,我们更关注人的潜力和巨大能量、创造性,关注人和科技的结合。

 

科技创业则是另外一种积累,要考虑中后期投资的“拐点”。“拐点”有好几个意义,第一,创业企业成功一般为7~8年,在3~5年,尤其4~5年时,公司或进入新增长阶段或消亡。第二,人和企业磨合的周期,也需要7~8年才能成熟。第三,创业企业,从技术到产品到找到应用场景,应用场景确切、确立,再到大规模发展,也差不多这个时间。

 

所以,我们找技术成熟度较高和大规模应用场景的出现,产品成熟和应用场景出现在左侧*,最差到右侧,这就是拐点。过了拐点,增长率、斜率大幅上升。投资企业要投快速成长期到衰退期这段时间。

 

资理念和案例
——关注稀缺性,打造硬科技“隐形冠军”

问:太阳帆创投践行这些投资理念,投了哪些比较满意的科技企业?

 

陈海滨:我们投资项目首先关注稀缺性。

 

比如魔方精密,是微纳米级3D打印领导者,全球唯一一家1微米以下的3D打印公司。3D打印是增材,复杂结构也可以成型,但微米级的意义在于有很多构件需求非常细微,传统模具无法呈现,市场和应用需求无法描述。魔方精密微纳米级3D打印能打印1微米,和很多科研机构、国际企业,比如苹果、华为等有合作,这是第一曲线。

第二曲线,是生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米级应用产品。

 

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人体肿瘤细胞实验方面,任何细胞在体外培养皿最多长到100微米就消失了,无法立体化形成人体营养供给系统。魔方精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打印的细胞一周能长到300微米,甚至1立方毫米。这对制药业触动特别大,一是传统小鼠实验的成本,二是体外测试路径评判机理不一样。目前已经成功打印出世界上*的外肿瘤模型,传统制药业花费10亿美金开发新药的模式可能被颠覆,非常有意义。

 

魔方精密能产生很多新应用,技术、产品和人才组合也非常稀缺。创始人贺晓宁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管理团队毕业于清华、中科大、康奈尔等名校工程专业,科学家团队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多位美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综合技术交叉形成了稀缺产品。

这是我们的典型案例,一个词是“稀缺”,两个词描述为“又稳又爆”。“稳”指魔方精密的技术壁垒和需求特别清晰稳固,“爆”指第二曲线成长爆发的潜力。

 

我们投资的北京智天新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精密减振技术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创始团队在高端减震领域有近二十年的积淀,其自研的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技术非常稀缺,非常稳。未来在民用市场有大规模应用的爆发潜力,比如地铁交通的减震应用。

伟大行业,平凡投资,我们尽量不参与特别热、资本高度溢价的行业。聚焦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关键材料领域,市场没有巨头竞争,又极其有必要性的领域,就像德国隐形冠军,一个国家硬科技发展需要多个隐形冠军支撑,我们希望能培养较大的隐形冠军。

 

赋能科学家创业

——兼顾投资长尾和社会价值

问:科学家创业成为热点,太阳帆创投如何陪跑科学家创业成长?

 

陈海滨:在西方尤其美国,有很多科学家创业非常成功。在中国,比如北航王田苗教授、港科大李泽湘教授、北航王华明院士,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很强,有极强的市场化意识。但还有很多科学家和产业化有隔膜。因为首先科研到产品化有一个过程,科学技术和应用场景之间需要交互,企业家和科学家交互会使技术快速转化为应用。其次,很多科学家对于创业不会躬身入局,更多在相关技术领域任用博士生担任董事长、CEO。

 

掌握高端技术并且市场能力极强的人很少,我们希望深度接触科学家,聚拢科学家资源,搭建企业家和科学家、投资人交互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创造科学家和市场化人才的公司组合,使技术应用更好的产品化、商业化。

 

做这件事的人很少,因为好的投资机构不需要做,小机构做不了或找不到商业模式,需要有投资盈利能力的人来做。我和孔总有闭环思路,可以支撑。投资是长尾,这件事是社会价值,顺庐书院、太阳帆创投成为资源平台,聚合各种力量,让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相互赋能,迅速成功,意义非常大。

科技革命见解

——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成就创业者 

问:全球范围内科技发展水平需要大的跃升,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开始,您如何看待这种趋势和机会? 

陈海滨:第一,未来趋势非常看好。人类从工业革命到电气革命、信息革命,都有巨大跃升。工业革命让蒸汽机动力集中使用,电气革命产生了生产线,规模化提高了生产和供应,形成了教育培养体系,互联网信息革命则提升了个性化需求。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爆发,40年超速完成200年的发展。

 

放眼全球发展放缓,是因为在技术革命末期,效率提升和需求提升都放缓了。但人工智能是新的技术革命。互联网只是前端,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开始。

 

人类的秩序来源于生存,人工智能会把所有东西重做一遍,尤其界面发生巨变,比如消费购物,人工智能通过不断对话,了解你的身高体重、气质,根据你的消费情况筛选,给建议,颠覆固有模式和秩序。

第二,互联网在产业端贡献值太小,但人工智能完全不同。算力加速后,生命科学的各种组合结构可能被拆解,发生巨变。在演变过程中,将会出现杀手级产品,这会极大提升效率。这个巨大变化,可能发生在之后的10年、20年。

 

从投资角度来看,一般投资机构比较难投。第一,阶段还没到,原来是Iphone时代,现在是网景时代。第二,没什么可投,比如大模型最终会剩几家巨头,无法参与。行业应用是细分行业结合产生的应用场景。

 

但人工智能对世界发展会带来巨大推动和变革,比如自动驾驶大促进、元宇宙大促进,也会逐渐带来新的增长周期。

 

问:投资人往往更能看清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困境,您坚守的信条是什么?

 

陈海滨:我的价值观是相互成就。

 

每个人都需要生命意义,很多人需要你,就能帮助很多人,活得有价值。这些逐渐内化为我自己,也帮我走过困难,不浮躁,变成不断优化自我的过程。

 

成为投资人,强化扩大了互相成就这件事。首先,能接触很多领域的人。其次,能够互相帮助,能在“上帝视角”清晰的知道“他”怎么组合人生会更好,对社会更有价值。所以,做投资既放大了这件事,发现好的创业者,帮助他成功,又放大了原有的生命意义,和我的生命价值观相吻合。

 

同时投资这件事又跟国家命运、国家竞争紧密相关,一个知识分子最理想的境界就在于此。

 

问:当下和未来,您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陈海滨:模式创业者轻易不要想融资上市,一个好的模式创业者一定要做成良性赚钱生意。最重要的,在科技创业者的时代,一定是在业内有诸多积累,这是他们的主赛道,最重要是要思考产品化和场景化,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太阳帆和顺庐书院愿意为此贡献力量。

商办进化

泛产业研究 新零售资讯 人物访谈
商业地产创新业务官方号,以创新视角关注商业地产办公领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