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格局基本明晰!中央重申“房住不炒”,透露了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 2021-12-20 18:48:58 6474次浏览 市场动态 商铺 写字楼 写字楼配套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性地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重新定位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后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会议提出要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实际上,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及了“房住不炒”,今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5次明确提及“房住不炒”

 

再次强调“房住不炒”,在当下有着非凡的意义,释放出明年房地产政策三大信号。

 

一、坚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不动摇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年内全国楼市调控次数已经突破了400次,同比上涨超过80%,而这些调控几乎都是围绕着“房住不炒”这一核心进行的。

 

在政策发威的情况之下,全国楼市虚火蔓延的情况已经的得到改善,楼市逐步趋于冷静期。尽管如此,楼市调控并未松动,稳控楼市秩序仍然是调控重点,政策整体进入平稳运行期。

 

进入11月以来,部分城市楼市有所回温,但都在平稳的轨道里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购房信心和购房意愿有所回升,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11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该月的购房者信心指数为99.2,环比上涨3.4%52.4%的购房者认为政策会继续调控抑制房价上涨;33.9%的购房者认为今年房价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可以肯定的是,明年楼市依然以“稳”字当头,各地将继续严格执行前期已出台的调控政策,调控政策将依然维持从紧状态。

 

二、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大幅提升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近几年国家住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年7月份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中就提出,各地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切实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尽*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都已经出台细则,设定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目标,让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同时,国家也在多举措保障保障性住房发展比如鼓励“商改租”,也就是把限制商业项目改造成租赁型住房,从财政、税收、金融、水电气等方面全方位提供保障。

 

多渠道共建通道的打通,将有利于保障房及长租房市场的发展,未来必将有更多的保障性住房供应到市场之中。

 

三、房地产业将进入良性循环

 

此次会议明确了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表述将政策目的排序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所谓“良性”,就意味着和谐、共进、持续、稳定等等诸多方面的含义,而其中会涉及到包括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具体而言,就是包括从房企、金融等参与主体。

 

实际上,从“两道红线”的发布、房贷政策的收紧等等政策,都推动了楼市步入“良性循环”之中。

 

可以预见,明年楼市与国民经济的互动将更为密切,推动房地产步入社会健康发展的空间。

放哥说房

商业地产 房产 商业 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