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说百货不好做了!
发布时间 2019-05-29 09:22:50 341次浏览 行情数据 成交 房价 商业 商业地产
W

inshang

引言

当外界普遍唱衰百货业时,天虹用实证进行了有力反击。

来源 | 商业地产头条(ID:Dtoutiao)

作者 | 游乐乐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百货业的2016年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但依旧是低谷徘徊。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数据来源:49家百货上市企业年报

 

据赢商网统计,去年全国49家上市百货企业中,业绩同比增长的企业数明显减少。自救,还是当务之急。当百货公司高管们为转型焦头烂额时,一份来自天虹的方案,或瞬间点醒这些短路的脑袋。

天虹起家深圳,前身为深圳天虹商场,现在35岁了,称得上是中国百货老大哥。以华南为据点,天虹的行商脚步拓至全国,家产颇丰。

 

截至目前,天虹旗下的资产组合拳囊括了67家综合百货,11家购物中心,其在2018 年营收更是高达191亿元

 

哀鸿遍野百货圈,天虹好似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说它新,不是因为年龄小,而是其最快跟上时代潮流。

 

它是国内最早试水全渠道运营的百货企业,即便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不断试错回炉的过程,着实让沉淀出了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

 

经研究,商业地产头条认为,天虹股份发展之路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01 

转型之旅,微信是关键


天虹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第一家“央企控股、外资参股”企业。同为百货转型者,天虹的典型性最足——转型动手最早,执行程度最深,转型内容最复杂。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

 

天虹的转型史,从2010年开始。这一年,网上天虹万众瞩目中问世,但落后传统的PC电商模式,并未给天虹线上销售带来多大想象力。上线两年,不温不火。

 

电商不给力,业绩不理想。2012年,天虹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对比2011年的28.12%,跌幅严重。很明显,天虹的营收增长已陷入乏力期,倒退危机重重。

 

这时,天虹管理层选择做个主动出击的猎人。2013年,天虹初步形成了“网上天虹+天虹微品+天虹微信+虹领巾”“实体店+PC端+移动端”立体电商模式。

 

按照传统零售逻辑,如果要获得更多顾客,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加速拓店。于天虹而言,这在当时并非*方式,“全渠道”才是。一切,始于与微信的合作。

 

2013年9月,天虹与腾讯战略合作,开发了中国零售企业中首个自定义服务号,聚焦三方面:即时服务、精选服务和社群互动营销。公开数据显示,上线2年内,天虹股份微信服务号粉丝超250万。

 

此后,天虹也一直在讲述一个关于“全渠道”的演变故事,如下图所示: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

 

天虹的全渠道转型,并不是单纯线上卖东西,而是借力互联网对实体业务进行改造。用天虹的话说,“想要把实体几百亿的蛋糕做得更大一点,而不是只做几个亿的纯线上销售”。

 

从最初电商,到线上线下打通,建起立体电商模式,天虹要进行“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即零售O2O转型。成果,直接体现在近五年营收和净利的增长曲线中。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资料来源:企业公告

注:2015年天虹3.5亿净利润,为撇除出售子公司物业带来的净利润8.58亿后的数据

 

可看到,天虹近5年的营收和净利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7年,当百货行业下行严重,天虹的营收却逆市增长。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

 

转型,同时还带来综合毛利提升,这最少说明两点:

 

 引进微信平台,天虹的舞步更“轻”

 

PC端苦苦探索数年一直未果,为何从微信开始捷报频传?事实上,接入微信平台意味着天虹思维转向“轻资产”,投入降低,而收入增大。

 

天虹服务号现有320多万粉丝,由统一的服务号管理,服务号内分城市、分门店管理,所有的粉丝都在一个服务号体系内。

 

聚合的服务号相当于一个拥有巨大流量的广告平台,平台上的资源得以实现共享,而且凭借服务号高的转化率,节省了天虹巨额广告费用。同时,服务号还可以把优惠券送达至每顾客,进而转化为消费。

 

 线上业务,业绩贡献占比增大

 

虽高调借助微信进行转型,但天虹未在财报中披露互联网渠道营收状况。仅在2015年财报带出,“电商收入同比增长70%,跨境电商体验店达到25家,天虹到家门店、自提网点超2000个。

 

由于天虹营业成本主要来自百货、超市、X业务(X指除百货、超市外的其他配套品类业务)等线下门店开支,相对比较稳定。

 

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五年,天虹综合毛利水平稳定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线上交易份额正逐年增大。

 02 

踏准节奏,多维扩张


线上开花不止,天虹“全渠道”转型步子,渐渐迈向线下。

 

在线下,它看到的行业萧杀,是同伴们的愁容。以2018年为例,南京新百营收下降24.01%、净利大跌193.9%,首商股份门店亏损、营收降1.35%,王府井业绩下滑严重……

 

这些百货,曾经都是国内零售的优势企业。如今纷纷式微,或暂缓扩张,或关店止损。相较之下,天虹股份的多维扩张,走得较稳。

 

天虹股份各年开店闭店情况一览

天虹股份各业态门店各年分区域分布情况

上述表格中,可看到天虹股份门店拓展的一些规律:

 

 

对比其他老牌百货,天虹的扩张模式灵活一些,能够结合百货业形势,在“关店-开店”的节奏中实现高质量的规模增长,而非受制于大环境。

 

2012年起,深圳起家的天虹高调进军县级市,开设绍兴柯桥天虹,目前已有较为丰富的低线城市运营经验。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数据来源:赢在选址

注:项目选自赢商大数据中心监测天虹股份的59个百货/购物中心项目

 

在赢商大数据的统计样本中,天虹股份百货/购物中心主要分布于一二线城市,但三至六线城市也有布局。

 

商圈选择上,目前天虹位于成熟商圈的百货/购物中心门店有20家,新兴商圈有10家,其它项目均处于未形成商圈的空白区域,占比近50%。

由此可知,相较成熟区域,天虹更看重一些商业空白区,避免同业竞争。例如,2002年进入缺乏优质本土百货品牌南昌、厦门,占据空白市场区域优势;2006-2009年,进入浙江和江苏这类有强大本土百货品牌(如银泰百货)区域,选取非省会城市嘉兴和苏州进行侧面突破。

 

除此之外,步履不停的天虹股份,正靠着轻资产提速。

 

2018年宁乡天虹项目采用了“带装修租赁、利润分成”的类浮动租金、轻资产运营模式。该模式下,装修费用由合作方(物业方)承担,盈利前公司不需要承担租金,盈利后按比例与合作方分成并以租金形式支付。

 

可以看到,该模式有助于公司减轻资金压力,开发商提高经营效率。截至2018年,天虹股份拥有轻资产类浮动租金模式门店1家、加盟百货店2家、加盟购物中心店1家、管理输出购物中心2家、管理输出百货1家。

 

储备门店中,加盟购物中心4家,管理输出百货1家。

天虹股份门店运营模式解析

 

天虹百货/购物中心轻资产模式扩张门店列表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

 

正是有着“多维度+轻资产”双线线下扩张策略,天虹的资产盘子越摊越大。截至目前,共开设67家综合百货,11家购物中心,总营业面积超过291万平米。

 

回顾35岁天虹这一路的发展历史,其相对其它百货公司,抗风险的能力更强,原因可归结为:

 

 

当外界普遍唱衰百货业时,天虹用实证进行了有力反击。时代车轮,注定会碾碎一些老旧事物,但它们不是只能等死,换种方式,换条赛道,反弹的一役,通常最让人热血沸腾。

赢商网

市场报告 运营管理 房产知识
赢商网创建于2010年,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媒体平台以及中国商业地产领域大数据技术研究先驱机构。为中国商业地产提供基于数据的全媒体营销及行业大数据服务,通过媒体营销、数据服务、品牌孵化、开放合作4维价值链构建“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大数据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