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们还能撑多久?
发布时间 2020-04-22 18:53:01 1225次浏览 商业地产

//

这两天,不少酒店集团陆陆续续公布了尚未经过审计的第一季度业绩情况,比如首旅如家,就显示亏损了5亿元以上。疫情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没有人能从中全身而退,唯一的区别是,有的酒店血厚撑得住,有的直接被“秒杀”

与有背景的中高端酒店、连锁经济型酒店相比,单体经济型酒店,显然抗风险能力要弱不少,很多看中了OYO的免加盟费而选择“脱单”,却不知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OYO全球“大撤退”

OYO的扩张神话正在落幕,从酒店业的一匹黑马,撬开了下沉市场,到如今的岌岌可危、负面缠身,也不过走过了6年而已。

有人后来说,酒店业是不能玩资本的。尽管OYO用轻、快、多的模式在印度取得了成功,但印度并没有在本土酒店市场深耕多年的华住、首旅如家、锦江,也没有牢牢掌握着客流的携程、美团。用资本加速,以规模垄断市场,最后获取利润的模式,或许在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问题很快出现,如果说1.0模式OYO被贴上的标签是野蛮和速度,那2.0模式酒店业主们给它贴上的标签是“没有信誉”、“不守承诺”、“朝令夕改”。在OYO公布的2019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相较于2018年,OYO的亏损扩大了6倍,其中仅中国市场的亏损就达到1.97亿美元。

有媒体这样评价道,当酒店业主无法按时收到保底,或者由于投诉、管理不合格等原因被扣除保底,愤怒、投诉和解约成为众多业主的选择,这种生态冲突映射的其实是OYO对线下酒店缺乏敬畏,以及内部协同与管理的失序。

疫情的出现,无疑给艰难的OYO雪上加霜,就像一艘巨轮还没想好怎么换方向,就已经撞到了冰山,怎么不让船沉下?当初用资本扩张,现在就要用资本堵住漏水的窟窿。

全球裁员、组织调整、砍掉部分业务……正如扩张时候的疯狂,OYO的撤退也足够彻底——据悉,无保底的共赢宝模式将被强制推行,不合作的业主将全部解除合同,且OYO不承担任何责任。

单体酒店业主,被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单体酒店业主的“百年孤独”

在OYO出现之前,单体酒店业主是酒店行业的“边缘人”。

在《中国酒店产业报告》中显示,中国酒店市场中单体酒店占比达到85%,但在这个可观的量体中,单体酒店“门外汉”随处可见。不少酒店业主的开店理由无非是觉得“开酒店是一门好生意”、“自己做生意比上班更自在”等等……

根据《中国单体酒店业主大数据报告》中显示,对于36%的单体酒店业主来说,酒店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而64%的业主则是跨界混搭,除了开酒店,他们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对于6成以上的“跨界业主”来说,酒店收入不到他们总收入的一半,同时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意—餐厅、美容院、健身房……

通常概念里的酒店管理,在这些单体酒店里或许并不是常态,并没有什么SOP,甚至前台、客房清洁等,都可以是一家子自己来。

他们自身并没有太多可以提升的管理运营能力,而如家、汉庭等传统连锁酒店动辄五六百万起的加盟费又让人望而却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90% 以上的单体酒店入住率不到 40%。

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单体经济型酒店的业主的孤独的,OYO的到来,让一部分单体酒店业主看到了步入正轨,获得品牌赋能的希望。

但随着OYO的问题重重,这些业主并没有获得想要的,除了被挂上OYO的牌子、用上一个被吐槽无数次的酒店管理系统,剩下的就是无尽的维权与争吵。

有酒店行业人士把OYO加盟称为“贴牌”,几乎没有住客会对OYO产生品牌忠诚,OYO也没有相关的忠诚度计划宣传,想要摆脱孤独境地的业主们,却无意卷入了一场资本狂欢

单体经济型酒店

有存在的必要吗

根据OYO酒店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单体酒店业主大数据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单体酒店约有92万家,占据了酒店全行业存量的8成以上,可触达市场规模高达万亿

这个蓝海足够诱人,但也足够危险。

单体经济型酒店,其实是一个较为尴尬的存在。

横向比较,其与酒店集团旗下的连锁经济型酒店其实是竞争关系,但是与连锁酒店相比,显然实力不足,挤压之下,单体酒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最终的结果要不就是苦苦挣扎,要不就是成为连锁酒店的一员。

纵向比较,“争气”一点的单体酒店,往往选择“上升”以增加价格优势,向精品化、中端品牌发展。

在《中国单体酒店业主大数据报告》中显示:由于缺乏品牌及运营管理经验,加之物业老化、周边竞争加剧,不少酒店陷入了经营瓶颈,营收正逐年下滑。

另一方面,随着市面上不断涌现的各类住宿品牌,单体经济型酒店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中越发难以保持入住率

而随着疫情的影响,公众对于酒店的卫生会更加重视与审慎,比起打上“安心住”标签的品牌酒店,单体经济型酒店无疑不能让人“安心”。

单体经济型酒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还会存在,因为存在政策灵活、个性化/多样化、低成本等优势。但同样的,随着未来中国酒店的发展趋势将走向规模化、平台化、连锁化、品牌化,单体经济型酒店的生存空间也会不断被压缩,或者消失,或者转型

苦撑的业主

“磨刀霍霍”的集团

单体经济型酒店的业主要撑下去,只有两条路,转型与加盟

转型无疑是艰难的,尤其在当下的大环境之下。首先,大多数单体经济型酒店都是服务周边的,得把口碑树立好,不可以抱着“价格低廉就可以在卫生方面松懈”,又或者“人工方面的服务质量低一些也无所谓”的心态。其次,尽管是小店,也要做好各项流程管理。最后,才是实现从经济型向上的突破。

对比起一边苦撑一边小心谋求转型的酒店业主,酒店集团们想要趁机抢占市场,收编单体酒店的动作就大得多。

前两天,在迈点的一篇文章《现在是抄底酒店的好时候吗?》底下的留言中,就有不少酒店集团在“免加盟费”为卖点,吸引单体酒店的加盟。

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中国文旅40人——2020文旅重生“计”系列专题中,铂涛集团总裁CEO周奎就表示,业内将时下疫情带来的挑战称为“潮水退去,看谁在裸泳”。对于单体酒店来说,好资产能够扛久点,而差的资产现在已经扛不住了。但是,好的单体酒店可能最多也就扛到年末,所以预计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是一个优质资产整合的好时机。这个阶段酒店经营可能会变得很困难,但是非常适合资产整合。

华住酒店集团则宣布旗下怡莱品牌与你好酒店合并,你好酒店酒店大多数业务被合并,交易完成后,华住将发挥连锁优势,为遭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单体酒店赋能,实现对存量酒店市场流程升级和改造。华住的“国民酒店”野心,使得收编单体酒店成为必然,在2019年华住世界大会上,季琦指出,一方面,华住将进一步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深耕经济型和国民型酒店,让汉庭开遍中国的每一个县城,成为“从农民工、司机、军人、教授、企业家、公务员都可以住的国民酒店”。

前两年,华住集团还分别推出了“软品牌”和“一宿”的加盟策略,瞄准国内单体酒店拓展加盟。

相较于美国等成熟酒店市场70%的连锁化率,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为20%-30%;其中经济型酒店连锁化占比23%,市场整合空间非常大。巨头的入局,单体经济型酒店有了更多的可能。

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最终能改变酒店的,只有酒店自身。

迈点空间租赁

长短租公寓 共享办公 商业地产
迈点空间租赁,是迈点网旗下最具商业价值的空间租赁行业分享、交流、互动平台。这里有最全、最新的资讯报道,为你提供公寓/共享办公/房地产金融/商业地产/写字楼/物业第一手“参考消息”,以及最具科技感的创客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