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起,受这3大因素影响,房价或将下降?
发布时间 2021-07-30 09:07:58 9305次浏览 商铺 写字楼 楼宇经济 办公空间

点击上方 关注叨叨

如果将时间轴拉回2021年初,我们绝对想不到,今年关于楼市的调控竟然如此密集,且颇具力度。

 

在今年上半年时,曾有部分城市出现了短暂的火热,但这些小火苗在燃起没多久,就被及时“浇灭”。有统计显示,上半年发布了250多次的楼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在一二线热点城市,如果下半年持续这样的态势,突破以往的调控记录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另一边,在楼市调控不断突破“量”时,政策的“质”也在不断更迭。以往的调控政策,多从房价、限购资格这两个角度进行入手调控,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关注到调控手段不断丰富,从房企、银行等多端施压,还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等多项调控政策,对于房价的管控加剧。

 

这些变化都能在房价数据上得以体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整体呈现稳中有落的态势,我们一直念叨的楼市“拐点”隐隐闪现。

 

遍观网上的楼市分析文章,关于下半年楼市走向,分歧比较多,有人认为市场需求旺盛,居民购房意愿强烈,供需差距下,房价还能向上走,有人则认为,许多城市的房产流动性降低,买房人更理性,在一些非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概率更大。

 

在这里,叨叨分析下最近影响比较大的调控政策,为各位买房人提供一些思路,房价是涨是降,各位自行判断。

01

信贷收紧,房贷紧张,LPR连续15月未变

 

7月20日,据中国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 ,两个期限品种报价均与前期保持一致,LPR已经连续15个月没有产生变化。

 

而在另一边,房贷利率走高、房贷放款慢放款难的消息满天飞,先是广州、杭州等热门城市爆出房贷利率上升的问题,其中杭州在20天内,房贷利率三连变,其后,合肥、武汉、南京等城市也出现了银行房贷业务收紧的现象:部分银行暂停了二手房贷款业务,甚至有银行暂停受理新房房贷业务。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金融信贷政策收紧的表现,更是地方加码调控的体现,直接影响了二手房交易量与交易周期。随着二手房贷难问题的延续,楼市也迎来“调整期”。

02

保障性住宅增加,“商改住”出新规

 

在普通住宅之外,国家对于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越发关注。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等主要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小户型、低租金保障性租赁住房。

 

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能够帮助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项《意见》出台不久,深圳就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大居住用地供应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其中明确表示:“原批准土地用途为商业的,可申请将部分或全部商业建筑面积调整为居住用途,其中商品住房面积按所调整商业建筑面积的30%确定,其余住宅建筑面积作为出售的公共住房。”这也意味着“商改住”的到来。

 

商业用地供应过剩、商业存量过剩就是深圳楼市的一大痛点,商办市场长期供过于求,空置率居高不下,一旦“商改住”落实推行,或将改变商铺、写字楼这类商业地产空置率高的情况,也能够改善深圳面临的住房问题。

03

棚改退场,旧改接棒,热钱难涌入楼市

 

在房地产市场之外,城市更新也在出现变化。在过去的十年里,“棚改”是一个热词,据中国建设报报道,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棚改”带来的“货币化补偿”,为大批量有改善需求的买房人提供了资金支持。

 

而如今,“旧改”正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相对比来看,“旧改”的资金消耗更小,无需大拆大建,“精准”实施改造,对比“棚改”带来的大量需求和货币消耗,“旧改”更抑制了房产买卖的需要,本质上对于楼市更有“维稳”的效果。

地产叨叨

商铺 写字楼 商业地产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