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宗,药企领衔,2021北京工业用地市场创新高
发布时间 2022-01-19 11:06:32 221次浏览 商业地产 土地车位 产业园区 商务中心 楼宇经济
撰文 | 优秀
来源 | 选址960
1930字,约需4分钟
北京工业用地市场在连续两年大量供应的基础上,2021年再迎高峰。据选址960统计,2021年全年北京共成交工业及物流用地36宗,成交总金额达到35.79亿元,出让面积达226.29万平方米(约合3394亩),成交数量、金额以及成交面积皆远高于2019年和2020年水平。
创新高,成交额超过前两年总和
2021年北京工业及物流用地全年累计成交金额为35.79亿元,是2020年全年成交额的185%,是2019年的221%,甚至比两年成交额之和还多2318万元。这或许就是供应高峰的峰值水平。
在2019年、2020年同为供应大年的情况下,2021年的翻倍式增长异乎寻常。
与往年相比,2021年*变量即是稀有物流用地入市,是自2016年以来,北京市域范围内再一次推出非保税物流仓储用地。
2021年全年36宗成交土地包括31宗工业用地、5宗物流仓储用地。5宗物流仓储用地被顺丰、京东、菜鸟等物流业巨头收入囊中,成交面积共计64.23万平方米(约合964亩),成交额共计9.86亿元。
若剔除物流仓储用地,2021年全年北京工业用地成交总价为25.93亿元,相较2020年全年成交额增长34%,工业用地整体出让面积为162.06万平方米,相较2020年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1%,整体增幅并不激进。
占3成,药企摘地勇拔头筹
从摘地企业来看,生物医药及器械类企业继续领跑,在土拍市场拔得头筹,摘走11宗土地,占全年成交量的三成。
土地市场的火热印证了行业发展的冷暖。
2021年北京市医药产业迅猛发展,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21年1-11月,北京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2.9倍。在医药产业急剧增长的助力下,2021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4万亿元,至此我国第一个4万亿级城市诞生。仅科兴中维、国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两家新冠疫苗生产企业,2021年前11个月累计产值超过2300亿元。
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北京市「十四五」做大做强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以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为发力点,重点布局昌平、海淀、大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区域。可预见未来一段时间,药企仍将是北京工业用地市场的拿地主力。
有亮点,集成电路行业规模大
2021年,智能制造类相关企业摘地数量位居第二,共竞得7宗土地;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物流类企业各竞得5宗土地,并列第三。此外,研发、总部办公类企业,新材料等企业亦有斩获。
值得注意的是,集成电路行业酝酿大动作,百亿级项目落地。
 
北京集电控股以3.85亿元竞得经开区14.57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12英寸存储器项目,创造了多项年度之最:单宗土地成交价年度*;建筑规模36.61万平方米,其建筑体量为年度之最;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440亿元,达产后整体年产值不低于205亿元,整体年纳税额不低于10亿元,百亿级投入与产出,在2021年落地项目中可谓数一数二。
2021年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所摘5宗土地皆位于北京经开区,上下游企业正在北京经开区集聚。
 
北京集成电路形成「北设计南制造」的产业格局,其中以中芯国际为首的头部制造企业已在经开区落地生根,2021年摘地企业联华林德工业气体(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气体供应商,应用于半导体、显示屏等领域,曾与长江存储合作,为其武汉存储制造厂供应气体。
东南飞,亦庄大兴通州供地热
孔雀东南飞。从成交区域看,北京工业物流用地主要来自昌平、通州、房山、平谷、密云等7个区域。位于京南的北京经开区和大兴区域依然是北京工业用地最主要的来源地,但头部效应有所减弱。
就成交数量而言,往年仅北京经开区便可独揽供地市场的半壁江山,2021年北京经开区凭借13宗土地成交蝉联榜首,占全市成交量的36%。大兴以8宗土地供应量位居第二。北京城市副中心显现产业吸引力,通州全年成交5宗土地,位居供应榜第三。
2020年以来,北京经开区试行「先租后让,达产出让」的新型供地方式,13宗工业用地中10宗采用新型供地方式,相较2020年规模有所扩大。
重出江湖,再推「50」年土地
为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提高使用效率,2018年起北京倡导园区产业用地实行弹性年期出让,最长出让年限20年。历经2018、2019两年过渡期,50年土地已退出2020年北京工业用地市场。
意外的是,50年土地竟在2021年重出江湖,尽管20年工业物流用地仍占主流。
 
36宗成交土地中6宗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包括4宗工业用地、2宗物流用地,昌平、经开区及平谷各占2宗。经开区2宗土地是12英寸存储器生产线项目;昌平区2宗土地分别用作大分子创新药生产基地和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平谷区2宗土地为物流用地,位于马坊物流园内,其中一宗由菜鸟摘得。
50年土地再现,意味着国家和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对产业用地的出让年限拥有一定话语权。
价格高地在通州。36宗土地楼面价565元/㎡起,高达1956元/㎡,价格梯度较大。楼面价低价区出现在密云经开区和北京经开区两地,每平米楼面价不足600元,共5宗。与经开区相邻,通州区3宗M4类研发设计用地,楼面价超过1900元/㎡,价格全市领跑。楼面价次高区域在房山,楼面价为1587元/㎡。
 

选址960

产业园区 招商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