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下,互联网不再是北京写字楼的第一租户
发布时间 2022-04-01 11:03:44 916次浏览 市场动态 行情数据 商业地产 写字楼 数据报告 本地
撰文 | 优秀
来源 | 选址960
1232字,约需3分钟
告别供应量、需求量双高的2021年,2022年一季度北京商办市场趋于回归2019年疫情前水平。截至目前,北京写字楼(含超甲、甲级、乙级)市场存量突破2000万平方米,北京市场开始进入去化周期。在互联网大厂裁员阵痛之际,金融类企业成为本季租赁主要成交行业,占比33%。
进入去化周期
高力国际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空置率连续五个季度下降至14.9%,本季度净吸纳量约为10.2万平方米,基本已回归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租金环比微涨0.4%,达到342元/月/平米,企稳回升趋势正在加强。本季度新增供应量6.5万平方米,位于燕莎区域。
整体来看,一季度CBD和丽泽区域表现亮眼,其中CBD区域空置率降至9.8%;丽泽区域空置率达43.5%,同比下降22%,将成为今年炙手可热的区域之一。
预计2022年全年供应总体量约为33万方,共有5个新项目入市,主要新增供应在中关村区域。相比过去四年(2018年-2021年),年均新增供应近80万平方米的高供应时代已经结束。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进入去化周期,时间至少持续3-4年。
 
高力国际华北区副董事总经理陈难表示,“从2021年开始,市场已经进入去化周期,后续走势取决于需求端的强度,大环境或将更有利于业主,留给企业租户进行抄底的时间窗口期将越来越短。“
互联网不再是*租户
近期,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裁员潮,明显波及到了北京写字楼市场。
要知道在2021年全年5000平方米以上成交行业中,互联网科技类企业占比52%,其中大宗租赁(仅包含新租和扩租)成交面积接近140万平方米。以字节、快手、腾讯为代表互联网大厂是2021年一支能够左右北京写字楼市场的重要力量。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租赁成交行业中金融行业占比37%,互联网科技类大幅下降至22%。
互联网行业由热转冷的急剧变化,主要源于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监管政策的不断加码。
高力国际华北区研究部董事陆明认为,互联网公司2021年扩租百万平方后,正处于从分散办公向集中办公的整合过渡期。政府以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原则,互联网行业受到具有针对性的合规性监管,未来行业发展将更加平稳健康。在头部整合过后,第二和第三梯队的互联网软件与服务企业,以芯片、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互联网硬件与设备企业有望崛起。
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园市场长期受益于互联网企业的扩张。2021年大宗租赁成交中,一半净吸纳量来自产业园市场。从市场数据来看,一季度产业园市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整体空置率维持在14.6%,租金稳定在130元/月/平米。未来产业园市场的表现取决于需求侧强度。
大宗交易市场回暖
2022年一季度北京共录得4宗交易,成交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成交金额接近30亿元。所有成交均为投资类型,投资市场回暖趋势显现。从成交物业来看,公寓交易占比约64%,办公成交合计录得2宗,占比约31%。其中,亚奥家和超市交易完成,将被改造作为办公使用。
北京大宗交易市场热度不减,具备稳定现金流以及有提升空间的办公和产业园区项目持续受投资人关注。
 

选址960

产业园区 招商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