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陈江根:用数字化创新重塑商办美好体验
发布时间 2023-03-28 17:07:00 13次浏览 人物 城市发展 大咖精选 商业地产 楼宇经济
「近两年,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新的要素资源,日益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在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和行业创新两股力量的推动下,房地产行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已势在必行。
从智慧社区、智能家居到康养,从新商业空间到写字楼、产业园区,从底层平台技术到场景应用、体验革命……房地产企业都在布局和探索数字化、科技化以及服务的转型,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追求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对于行业参与者,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人居创新理念?企业如何做到数字化融合创新,给大家带来一个可预见的社区以及办公空间的蓬勃发展态势?如何重塑场景和体验,让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需求?
在这种背景之下,全联房地产商会数字楼宇经济分会联合58商办出品的《火花谈》栏目,特此采访全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陈江根。
陈江根专业深耕人居领域多年,对于人居创新理念、地产数字化转型和相应的标准建设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01

「人居建设应该遵循“微更新”和“微创新”的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人居对平台、场景和业态创新有哪些更高要求?
对于未来人居建设的方向,陈江根认为应该遵循“微更新”和“微创新”的理念。他表示,“未来人居发展我们可以从‘大’和‘小’两个角度去衡量。以前房地产商是一个体量巨大、周转巨高、投资规模也很大的行业。但是在住建部推出完整的社区概念以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身边的社区里,存在着非常多的‘微更新’和‘微创新’的空间。这些空间的改造提升对人居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生活在这里附近的居民来说,他们的获得感会远远超于新建空间的获得感,会远远高于他的这个投资回报率。”
遵循此理念,他认为未来人居建设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微更新”和“微改造”上面,包括社区养老,甚至文化和艺术如何与社区融合,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老旧小区里。本质上,这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而是如何让年轻人更多的和社区产生深度关联和粘性,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为社区建设服务,为社区增加活力、增添光彩。

02

「人的需求和体验是空间创新的“第一要素”」
空间是人居的载体,除了住宅和社区,商业空间、写字楼和产业园区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工作场景,这类空间的创新应该将人的需求和体验作为第一要素,去探索考量发展模式。
“首先,在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对于产业园区、商业以及办公楼的运营商和建设方,应该始终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考虑的要素。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人居3’《新城市议程》上也提出要科学规划空间,更好的去符合人的体验需求。”
陈江根建议,在项目的设计和规划之初,就应该开始考虑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其次,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和数字化创新,能够更灵敏的捕捉到空间里的生活、工作或消费的人群需求变化,能够更快速的去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他认为,数字化时代需求会越来越有个性化的差异,但是这些个性化需求对于运营方、建设方,甚至商办市场来讲都是巨大的商业空间。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商办企业能够专注于专业领域的深耕,通过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运营和服务提供完整的配套,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他说。

03

「以“数智化”重塑商业办公的场景和人的体验」
在陈江根看来,商业办公领域数字化转型所追求的,应是获得绝对效率和体验的提升
近几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办公方式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多样,但同时大家也有更深切的体会——人是一个群体动物,人和人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的。
“从未来的商业办公来看来,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加持,办公工作效率会完成的更高;但是,人们需要在办公场景内进行更深入的思想碰撞,需要企业提供更舒适的办公空间场景和体验,以便于人们去思考、讨论,去相互启发。”
在这方面,数字化除了提供一些智慧化或者关键节点数据的捕获及后期分析以外,还提供一些硬件和服务配套的优化支持。而最核心的,其实是如何利数字技术和手段优化空间软环境的塑造和软服务的提升,以激发人的*潜能。
“其实,数字化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多的是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合的过程。所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建设打造场景应用的同时,还应该深入理解人和空间、场景之间的深度关系和美好人居追求,将数据能力沉淀下来以获得平台的自我生长。”陈江根称。“遵循这样的理念,在加上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人们能够领略到数字化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商办进化

泛产业研究 新零售资讯 人物访谈
商业地产创新业务官方号,以创新视角关注商业地产办公领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