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人口降至800万,人口结构变化下的商办市场机会
发布时间 2023-07-03 18:51:58 944次浏览 行情数据 楼宇经济 办公选址 产业园区 商业地产

2023年已经过半,全国多地卫健委已经公布了一季度新生婴儿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多个城市新生人口数量继续下滑,《中国慈善家》从基层医院了解到2023年建档孕妇数量大幅下降,推算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或将不足800万,较2022年将减少156万左右,新生人口持续下滑;但同时2023年我国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不足千万人口出生对比超千万的毕业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的一个直观呈现,当前“老年化、少子化、低生育率”等特征明显,未来人口负增长趋势或将继续,在此背景下,商办市场将如何发展呢?

01
 人口现状

‖  规模:2021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2022年负增长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14.1亿人口,较去年减少85万人,是自建国以来第二次人口下滑,之前仅有1960-1961年间因为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大幅减少。从人口变动情况来看,从2017年以来,人口增加数量不断减少,叠加三年疫情影响,最终导致我国人口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
1949-2022年  我国人口数量及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统计局

‖  结构:人口金字塔结构逐渐转向“衰退型”,未来养老压力突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向衰退型,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15岁以下人口占比为17.95%,社会老龄化特征明显。自2017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不断减少,青少年比例不断下滑,人口金字塔基不断收窄,人口结构转向“衰退型”,未来养老压力凸显。

2020年  我国人口金字塔图

数据来源:统计局

‖  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低至1.1,我国生育水平长期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数值

从生育率水平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一直保持较高的生育水平,1949—1969年总和生育率平均为5.8;70年代后生育水平迅速下降,1977年下降到3.0以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总和生育率持续下滑,90年代初下降至2以下,2020年降至1.3,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总和生育率不足1.1,即使剔除生育推迟以及生育间隔拉大的影响,我国生育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1950-2022年 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

数据来源:统计局、育娲人口

02
 人口结构对产业的影响

‖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倒逼产业升级,人工智能迎发展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庞大人口基数产生的“人口红利”。但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人口自2014年以来连续减少,结合出生人口趋势,第三次婴儿潮出生的人均已进入劳动力市场,未来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减少,“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倒逼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1982-2022年 我国劳力人口数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统计局
2023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在一定程度缓解人口下降过程中的劳动力短缺。在此背景下,大数据、自动化、人工智能等产业将迎来大发展

‖  低生育率导致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市场或将长期处于规模收缩阶段

安居客数据显示:20-40岁是房屋的主力置业人群。我们取中间值30岁,即人口在出生后的30年将有购房需求,将新生人口增速推后30年与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做对比,发现其走势基本吻合,如第三次生育高峰,与我国房地产市场从2009-2018年规模持续增长的走势基本相同。

商品房销售增速与新生人口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统计局
自1988年之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推后30年(2018年)的置业需求也将有所收缩,仅考虑人口影响,自2018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持续下滑,导致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长期处于规模收缩阶段。

‖  养老产业迎来窗口期,未来市场广阔

60岁以后人的需求主要为养老服务,受人口结构影响我国养老支出呈快速增长态势。我们将年末人口增加数量向后推移60年与养老支出进行比对,可以看出2009-2017年养老支出大幅增长,是因为第一波生育高峰期人群(1949-1957年)进入养老阶段;自2022年开始第二波婴儿潮(1962-1971年)出生人口逐渐进入养老阶段,养老压力将持续增大;2041年开始,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1981-1990年)人群正式进入养老阶段。

养老支出与年末人口增长数量推后60年对比

数据来源:统计局
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未来十年养老相关的老年疗养、医疗器械、养老服务等产业将迎来窗口期,2040-2050年或将迎来爆发期,之后随着新生人口的减少,相应的养老需求也将有所缩减。
03
 商办市场发展方向

‖  养老需求带动医药产业,未来专业化的医药产业园迎发展

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多,我国养老产业爆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推测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达9万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全国老龄工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养老消费潜力将增长到百万亿级,占GDP的比例将达33%,我国也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的国家。

巨大的养老服务消费需求将加速释放养老产业的发展潜力,养老用品、养老保健、养老医疗、养老娱乐、养老金融等迎来大发展,但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的生产需要专业化的空间及设备,专业化的产业园区需求将增多。知楼研究发现,疫情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加速发展,该类资产大宗交易逐年增加,市场活跃度较高。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医药产业园的需求将持续释放。

‖  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化,为工业上楼提供更多可能,推动厂房办公化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仍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特点,未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制造业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原有的工业厂房设施也存在大量的更新升级需求。同时,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工业用地供应日益紧缺。在此背景下,“工业上楼”应运而生,在增加工业用地空间的同时,老旧厂房的升级换代,也满足了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升级需求,未来工业上楼的“生产厂房+办公研发”的组合趋势将有所体现

商办进化

泛产业研究 新零售资讯 人物访谈
商业地产创新业务官方号,以创新视角关注商业地产办公领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