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商业评论

新零售 商业评论 消费趋势

《商业评论》出品,用深度案例、前沿观点,和你一起探索新零售的1001种可能。

共202条资讯

奥特莱斯,20年不败的秘密

如今的奥特莱斯,购物只是其中众多体验中的一环。百花齐放的商业形态汇聚于同一个街区里,给奥特莱斯提供了多样化的商机。

谁抛弃了大食代?

大食代没能跟上购物中心变革的野心。谁抛弃了大食代,谁又取代了大食代,从中窥见的现象与变化,仍是一个值得细说的话题。

都在争“第一股”,万亿快餐市场快不够用了

最近,快餐品牌“东方既白”宣布停止所有门店运营。消息一出,有人唏嘘不已,感慨这个品牌苟延残喘了这么多年,总算有了结局;也有人茫然不知,表示完全不知道这个品牌是干什么的。

开3000家店,陆正耀要抢盒马的生意?

火热的赛道,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这一次,陆正耀真能凭借“舌尖英雄”打一个翻身仗吗?

我在月子中心做销售:工作三年,发现三坑

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在一部分月子中心尤其是中低端的月子中心,存在一些消费者看不到的真相。小则会给产妇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大则有可能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风险。

蜜雪冰城的开店秘诀,娃哈哈奶茶学不会

“餐饮品牌为什么总想开10000家店?”前段时间,以江浙沪为开店“圆心”的吉祥馄饨获得近亿元融资,引起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年轻女孩怎么都去开杂货铺了?

小店带给这些年轻人的意义是多元的,当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又会发现,它也是作为城市新零售业态中的一员——生活集合店在下沉市场的延续。

在茑屋、宜家里,我们发现了门店崛起的10个要素

未来门店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无论朝着哪个方向改造自己的新一代门店,都需要转变心态,以消费者为核心;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复制;审慎规划,大胆试错迭代。

苹果门店里,什么最值钱?

无论是苹果门店,还是五菱全球品牌中心、蔚来中心、幸福集荟,它们在“城市会客厅”模式的探索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或许将由此拉开所有行业线下店业态变革的序幕。

你和B站,只隔着一个烤串

近几年,随着国内文创产业的发展,知名IP跨界食品、餐饮业并不少见。那么,“人生一串”授权烧烤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全球又有哪些知名IP尝试过授权餐饮?

东北小城无缘新消费

一些在上海常见的新品牌,在家乡——抚顺,这个典型的下线城市中却很难见到。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小马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为什么这些新消费品牌与自己的家乡无缘?

烘焙半成品崛起,国潮点心还火得下去吗?

上游企业的财报也成为了烘焙市场火热的佐证。近日,国内冷冻烘焙头部企业立高食品公布2021年业绩预告,营收净利双双增长,业绩亮眼。

一座“边城”的消费内卷:神仙打架,终有炮灰

对于今天人们所推崇的现代化都市来说,大厂是落伍的。重工业的辉煌,伴随着新世纪的地区产业升级调整,已经成为过去式。

00后爱逛的商场,90后已经看不懂了

走进任意一场消费相关的行业论坛,听上几分钟的嘉宾演讲,不出意外,大家的抓手总要从“年轻人”开始。而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是,这代年轻人,已经特指00后。

临期超市能救苏宁小店吗?

苏宁小店的启示,逃不过老生常谈的前瞻性,但更多的,是激进的代价。而如今的折扣店,能逃过这一魔咒吗?

火锅患上焦虑症,奶茶和烧烤能治吗?

回看刚刚过去的2021年,前有呷哺呷哺关闭200亏损门家,后有海底捞关店300家,当老大哥们纷纷“壮士断腕”的时候,为何仍有“小弟”甘愿投身火锅行业?内卷的火锅赛道还能讲出新故事吗?

火锅红海:老大跌倒,小弟快跑

不仅需求端的火热,从商业模式来看,相比于其他餐饮类别,火锅更容易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这也是为什么火锅行业能吸引大量资本和新晋品牌纷至沓来的原因。

星巴克与文和友,当中隔着个元宇宙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第四空间?第四空间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模样?对此,星巴克、亚朵、林肯们以及何勇都有不太一样的理解,也都还在进行着各自的探索。

未来的便利店长啥样?

小杂货店并未死去,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无疑是一年不如一年。从一线城市到下沉市场,外资和内资品牌的火拼依然热闹非凡。

888元天价榨菜卖给谁?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榨菜称得上是饭桌上的“珍馐”,而在物资极度丰富、消费升级风生水起的当下,榨菜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因品牌的崛起,价格不断上涨,乃至出现“天价”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