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026条资讯

建筑业重大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开年以来,建筑企业积极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一批批重点项目建设正酣,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建筑业的复苏和转型升级,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鼓励房企用好融资并购工具 支持房企拓宽债券募集资金用途

2月27日,据深交所官网消息,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日前,深交所主动联系市场一线,组织召开房地产行业市场主体座谈会

多地出台政策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近日,多地出台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相关政策。北京、深圳等地明确提出保障租赁住房用地出让规模和比例。同时,探索金融创新手段,进一步拓宽住房租赁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各类租赁住房专项债券发行。

经济日报:“提前还房贷”还需优化服务

对于借款人来说,“提前还房贷受阻”不是违法违规转贷的理由。金融管理部门已于近日明确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严查经营用途贷款、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政策“组合拳”促房地产市场回暖 “日光盘”再现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日光盘”再现、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猛增……2023年楼市进入回暖升温期。

央行: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扎实做好“三保”工作

报告指出,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

加大住房租赁市场支持力度 央行、银保监会拟出台“金融17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为支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于近日公开征求意见。

央行力挺租赁住房市场发展,多项信贷政策放宽

租赁行业迎来重磅利好。2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房贷创新重在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近期各式房贷“登场”,既有父母子女共同偿还的“百岁贷”“接力贷”,也有男女朋友互帮互助的“连心贷”。考虑到风险和实用性,创“新”实难让人眼前一亮。

重磅利好!住房租赁“金融17条”来了

住房租赁“金融17条”出炉。2月2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还60万元房贷57万元是利息”?提前还贷黄金时间点竟然在这

近日,考研名师张雪峰在个人上吐槽称“6年还60万元房贷利息57万元”。此言论迅速引发市场对房贷话题的热议

房贷花样翻新 警惕“连心贷”变“连心债”

继“百岁贷”“接力贷”“合力贷”火了之后,“连心贷”又来了!2月22日,一则“某银行在雄安地区推出‘连心贷’、未婚男女朋友可共同买房”的信息刷爆热搜,引发行业关注。

提前还贷潮“急坏”银行?专家预计未来有望“退潮”

在居民“提前还贷潮”热度不减下,办理提前还贷业务的难度却大大增加,不仅排队时间长,甚至银行还会以“没有额度”等理由拒绝客户的还贷申请,直到引得监管下场喊话“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才得以缓解。

“转贷降息”灰色生意涌动 监管重拳打击违规操作

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利差拉大,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较高的购房者“想降息”心理,一些贷款中介做起了“转贷”的灰色生意,通过低成本消费贷、经营贷置换房贷的操作来实现。

热点城市土拍升温 因城施策优化土地供应

重点城市土地市场表现备受关注。证券时报记者梳理,2月以来,集中供地的重点22城中,北京、杭州完成了2022年第5轮集中土拍,

房贷创新重在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近期各式房贷“登场”,既有父母子女共同偿还的“百岁贷”“接力贷”,也有男女朋友互帮互助的“连心贷”。这些信贷产品设计初衷是降低借款门槛,促进释放合理购房需求。

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多家银行已要求及时响应客户诉求

预约时间长、转贷陷阱重重……近期,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难的话题引发关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召开会议,要求商业银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工作。

谈恋爱就能共同还房贷?农行“连心贷”引热议

继“百岁贷”之后,“连心贷”又出现了!2月22日,报道称,农业银行针对雄安购房者的商业贷款推出了一款新产品--“连心贷”,即将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增强购房者的贷款额度、减少贷款方面的违约风险。

真金白银鼓励生育!多地发放育儿补贴,*可领近10万元

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多地有了关于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新进展,各类举措涉及发放产假、育儿补贴和住房保障支持等多方面,其中直接发放育儿津贴的举措尤为受到关注。